新闻媒体
    行业动态

奇异果app:归雁兴业大潮涌动 助力南充经济进展

发布时间:2024-02-22 20:31        作者:小编

  近年来,南充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率先实施“归雁计划”,吸引大批南充乡友回乡投资。“归雁经济”,正成为驱动南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
  实施富民强市“十大行动”,建设创新、开放、生态、法治、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,决战决胜全面小康……“归雁”创业,正赶上了南充科学发展、转型发展、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。

奇异果app:归雁兴业大潮涌动助力南充经济进展

  2月19日,在西充县金泉乡星科现代农业园,现代化的种羊繁育间整齐排列。工作人员穿好消毒服,通过喷气消毒走廊才能进入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.8亿元,在当地3个村连片租赁土地3000余亩,除打造有机农业养殖基地外,还将发展观光和养老产业。

  营山县机械汽配产业园,广州精丰机械打造的大中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。该项目完成后,将吸纳500余人就业,并招引20余家配套企业,形成上下游一体的产业链。

  而在高坪区南充市龙运鞋业公司,生产车间内数百台电动缝纫机正飞速运转,一车车成品鞋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。该公司吸纳就业4000多人,年产值超过5亿元,是当地的明星企业。

  此外,还有天之淼科技、九天真空、渝源电器、创越碳材料……这些项目的投资方均是在外创业、成长的南充乡友。

  1991年,西充人李宏伟南下打工,从工地里一路摸爬滚打,如今已是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和广东南充商会理事长。他创建的公司承建了广州东塔、广州西塔等地标性建筑。星科农业园,正是李宏伟带给家乡的一份厚礼。

  59岁的屠建国,原为营山县麻纺织总厂车间主任。企业破产后,屠建国丢了“铁饭碗”,只身来到沿海打拼。靠着过硬的机械知识和技术,屠建国进入一家制造厂,从普通工人干起,逐步成为一名管理者,打下坚实的创业基础。2005年折边机,屠建国成立广州市精丰机械有限公司,出口卷板机、剪板机、折边机等机械设备。如今,公司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销售额近2亿元。去年年底,怀揣6亿元投资,屠建国返回家乡。

  据统计,近年来南充乡友返乡投资项目200余个,总投资逾300亿元。走南闯北到处投资,打拼多年的南充游子如今纷纷归来。除了对故乡的眷恋与不舍,是什么驱使他们返乡投资?其背后的直接原因,正是南充的开放与热忱。

  2015年,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带队,频频走出去请进来。先后在成都、深圳、上海、重庆举办4场乡友企业家座谈会,又请来广东南充商会、泛长三角地区乡友企业家代表团等来南充考察投资,与千余名乡友企业家面对面交流。

  时针拨回至2015年7月27日,广东南充商会回乡投资考察座谈会,现场一片火热。原定下午6点结束,因为乡友们的踊跃发言,会议一直开到晚上8点。操着熟悉的乡音,大家敞开心扉,畅所欲言。“我将在有生之年,多为家乡牵线搭桥,让更多的乡友参与南充经济建设!”座谈会行将结束时,79岁的广东南充商会顾问刘义松起身表态,引来满堂喝彩。当晚,有人退掉订好的动车票,和考察团一起奔赴南充各县(市、区)。座谈会后不久,广东商会又组织了一批小型代表团,在中秋节前再次回乡造访。

  通过一系列座谈、实地考察活动,南充乡友企业家感知家乡变化,坚定投资信心,返乡兴业氛围越发浓厚。

  南充市委、市政府的表态,更让乡友吃下“定心丸”。“我们今天相聚在一起,正是因为我们的根在南充,我们的心在南充,我们的情在南充,我们的爱在南充,我们的梦在南充……”在广东南充商会回乡考察座谈会上,李仲彬饱含深情,朗诵诗歌《最难忘怀是乡情》,用质朴的语言呼唤乡友回家,现场宾客无不动容。

  在与100多位长三角地区南充籍企业家相聚黄浦江畔时,李仲彬郑重承诺:“对于影响企业发展的人和事,我们坚决查处,决不手软,一定要实实在在为大家在南充发展解决好具体困难和问题,凡是给大家承诺过的,不管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,都一定会给大家兑现”……

  高位推动“归雁计划”的背后,是南充市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。通过建立“菜单式”台账,南充聘请一批南充驻外商协会会长为招商顾问,通过商协会的资源渠道,收集、梳理南充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,分产业和地域建立“归雁”招商信息库。同时,围绕全市油气化工、汽车汽配、丝纺服装、医药食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以及政府类投资项目实行“订单式”推介,深度包装重点成长型招商引资项目,对重点意向企业实行“一企一策”精准对接。

  2015年11月,“泛长三角”8省市四川商会考察团来到南充。两天时间,江苏川商拿出返乡投资报告。结论令人鼓舞:“返乡投资,正是时候”。

  看总盘子,2015年南充生产总值1432亿元,列全省第5位,川东北第1位;

  看区位,南充是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,属于成渝两小时经济圈,公路、铁路、水运、航空四通八达,是向西对接川陕甘、向东对接泛珠三角和华东地区的“桥头堡”;

  看潜力,南充提出项目“三年大会战”,一批事关打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正有力有效实施。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列入全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规划,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也纳入了省“十三五”规划。

  南充拿出“真金白银”,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,落实各项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。在投资环境上,加强行政效率,简化审批流程。在投资载体上,搭建乡友回乡发展平台,新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,返乡兴业创业园、小微企业孵化园等频频涌现。落实“特定式”政策。结合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全面落实返乡人员创业定向减免和普遍性降费政策;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应急转贷资金,对符合条件的返乡人员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贴息;运用投资补助、建设奖补等方式,支持整合发展返乡创业园,着力降低园区企业生产成本。

  去年10月,南充籍商人刘宇牵头,要在家乡投资15亿元,建设1200亩红木家具产业园。当时用地指标吃紧,项目落地成了难题。南充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多次找到刘宇,商讨选址、落户等方面的问题,并与各区县积极对接。嘉陵区得知消息后,主动从工业园区腾出空间,承接项目。目前项目开始场平,预计今年7月正式开工。

  屠建国则从细微处感知温暖:随着项目推进,当地又主动修了一条便道,把工地和县城一环路连接起来。屠建国感慨:“乡友的热情坚定了我们报效家乡的决心。一定把企业做大做好,服务一方。”

  据了解,南充为推动“归雁计划”实施,积极推进“保姆式”服务。通过制定项目落地保障办法、服务监督办法和金融支持办法,按照“一事一议”“特事特办”的原则,全程跟踪服务,着力解决项目在立项、、用地等各方面的问题;实行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套班子、一抓到底”的挂联推进机制,全程协调解决项目履约落地中的具体问题。

  如何保障服务落地?南充开展“清单式”问责,在市级部门和各县(市、区)全面推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,并建立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,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,对企业反映“吃拿卡要”和“中梗阻”的人和事,严肃问责处理,真正做到“零关系”办事、“零利益”服务和“零障碍”入驻。(武功 山歌)